李贄(1527~1602) 中國明朝末年思想家、文學家、教育家。號卓吾,又號篤吾,福建泉州人。曾應鄉試為舉人,任云南姚安知府等官職。
他54歲辭官之后,著書講學20余年,曾大膽地嚴厲批判了當時庸腐的官學制度。后久居湖北麻城,聚眾講學,放言高論,聽眾為之傾倒。
晚年移居通州,遭到封建朝廷的迫害,殞于獄中。他的著作在明、清兩朝均被列為禁書,但李贄“一死而書益傳,名益重”。
二家所堅持的封建等級觀和男尊女卑的思想,主張人與人平等。他說,“堯舜與途人一,圣人與 凡人一。
其含義是指圣人所能做的,凡人也能做得到,凡人所不能做的圣人也一定做不到。 李贄還認為,人生而具有“童心”。
只因為受了理學教育的污染羅“童心”遭到損害,才得不到發展,而使人沾上虛偽作假、欺人欺世的惡習,電渦流測功機以致“言假言,事假事,文假文”,他用“童心”說揭露理學教育對人們的毒害,起了一 定的積極作用。